中新社香港11月6日电题:采访刘再复:现在我要求自己成为“潮流部外人”。

中新社记者贾思玉

“很多人都在追钱,我怎么也做不到。 现在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成为《红楼梦》门槛的局外人,像加缪说的局外人一样成为《潮流的局外人》。 ”。 11月初的一天,在背山面海的香港清水湾,在香港科学技术大学高等研究院担任客座高级研究员职位的刘复复对中新社记者说。

脸很宽,笑容很大,到了“心所欲不逾矩”的年头刘复复,虽然移居海外20多年,但一开口还是带着深深的福建乡音。
刘复复的长女刘剑梅是科大人文学部副教授,在她的推动下,以前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从美国到香港工作了5个月,教本科生“文学常识”,还举办了讲座。

多年来,刘先生再次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摇旗呐喊”是走向世界舞台的推手之一。 5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开始了关于文体风格的演讲。 其言论的深度、广度,让中年文学爱好者对“好久不见”、“80后”、“90后”的年轻人说“百闻不如一见”。

他说,莫言的作品是拥抱社会现实的“热文学”,体现了非攻击性的墨家思想和热烈狂欢的酒神精神。 他说他宁可是乡土型、感觉型的作家。 他说,一切肚子都是故事,语言如黄河,在泥沙下。 他说获奖不是在雪中送炭,而是在锦上添花……

刘复复一直跟着现代文学的步伐,20世纪80年代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上过课,学生中有莫言、余华等。 近二十年来,他断言中国诞生了天才作家。 “他们走出政治概念,爆炸生命才能,敞开心扉写作。 莫言到目前为止写11部长篇、30中篇是很棒的。 贾平凹般的小脑袋,创造力惊人……”

作家一个接一个地产,网民的阅读风气会怎么样? 刘再前年参加母校厦门大学90周年校庆期间,在四川、广东、上海等地发表了20次演讲,经常看到有人受苦,在上海图书馆签字花了1个半小时。 “内地人文的热情很高,我很感动”。

“无论是作家还是网民,都不要成为潮流中的人、风气中的人。 大家去要钱,我怎么也不行”小刘平静地笑着说。 “我喜欢文学。 我会成为流行的局外人。 ”。

谈到商业社会的香港,刘复复出乎意料地少受批评,但他说:“香港是个很好的地方,有鲁迅说的‘汉唐气魄’,带来了全世界各种文化。 所以珍惜,“五十年不变”的战术选择很正确。 ”。 他还提到作家金庸,无论如何评价其作品,都用中文写了一亿多本并发行,他的网友是中文文学行业最广泛的,“金庸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世界上中国人的共同语言”。

刘再复的研究虽然很有趣,但近年来回到了古典,写了《红楼四书》、《双典批判》等着作。 与写《性格组合论》的时期相比,刘再复说,现在的状态更安静,就像达磨面壁一样,“80年代,我世俗的作用太多了,现在进入真正的作用。”

来港才一个多月,刘先生就再次想念在美国的“象牙塔”,想念每天读书、写作、思考的生活。 据他说,“与野兔、松鼠、太阳的关系大于人际关系”。


标题:【要闻】专访刘再复:现在我要求自己当“潮流外人”(图)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210812/4262.html